美国之音外事记者
针对美国决定对在迫害新疆维吾尔穆斯林方面的主要责任者实施制裁的做法,中国方面周五做出回应,表示将会采取对等措施予以回击。
美国财政部和国务院星期四宣布对更多在新疆涉及侵犯人权的中国官员和实体进行制裁。
对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提出尖锐批评的清华大学法学教授许章润星期一被警方从家中带走,成为中国最新一位因言获罪的知名学者。分析人士认为,这位学者被抓表明中共高层已经决定完全禁止任何政治性的批评,也体现了中共当局的偏执和对自由思想的恐惧。在重压之下陷入万马齐喑的中国,一介书生许章润为什么敢于向不义发出咆哮?当局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抓捕他呢?
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30日,即香港主权移交23周年纪念日前夕,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这部66条共7000多字的法律在颁布当日起生效。在7月1日香港民众举行的抗议活动中,有10人涉嫌违反新颁布的国安法而遭到警方的逮捕。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对北京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香港强推国安法进行了谴责并采取了应对措施,包括制裁
观察人士对中国在边界针对印度采取行动提出了各种解析。中国官方专家称,印度需要学到“教训”。分析人士说,中国的做法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而如果中国军队把共产党的宣传信以为真,局势将格外危险。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星期四在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布鲁塞尔论坛上发表讲话时呼吁欧洲盟友共同应对中共政权带来的挑战。他并宣布,美国接受欧盟的提议,成立美国与欧盟有关中国问题的对话机制。他重申,不是美国而是中国在迫使欧盟在自由世界与中国的威权愿景之间做出选择。
欧盟领导人星期一(6月22日)在与中国领导人举行的视频峰会上强有力地表达了欧盟在人权和虚假信息宣传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对北京计划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的反对,并敦促中国履行开放其经济的承诺,为完成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做出更多的努力。分析人士认为,在华盛顿公开呼吁欧洲在“自由与暴政之间”做出选择之际,欧盟需要重新思考它与中国的经济接触政策,更加现实和全面的看待中国对欧洲构成的挑战。
中国和印度这个星期爆发的边界冲突导致20名印度士兵死亡,这起事件在印度引发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反对中国的抗议活动。中印两国45年来首次爆发致命边境摩擦会如何影响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关系?北京又会因此而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星期一,中印两个核大国的军人动用棍棒和石块等原始却致命的武器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加勒万谷爆发了40多年来最严重的边境冲突。这起冲突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这两个亚洲巨邻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美国在中印边界纠纷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的研究员、《冷和平:中印在21世纪的较量》一书的作者杰夫·史密斯在接受美国之音记者莉雅采访时做出了他的解读。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计划6月17日在夏威夷与中国主管外交事务的政治局委员杨洁篪举行面对面的会谈,试图缓和日益紧张的双边关系。最近几个月,美国对中国驻美官媒实施限制,而中国则驱逐美国记者,这种针锋相对的媒体战也是美中关系陷入低谷的体现之一。美国有专家建议,美中两国可以借鉴美苏冷战时期的做法,即两国在向各自派驻的记者人数上实行完全对等,还有美国媒体人士主张应当把中国对信息的管控纳入贸易问题。不过,也有美国媒体人表示,这些方案都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在美中关系陷入低谷之际,华盛顿和北京正在展开媒体战,包括对记者签证施加限制。一位中国官媒驻美记者担心大多数中国新闻媒体驻美机构将慢慢消失。不过批评者说,这些记者算不上真正的记者。美国媒体人士则担心,中国在这场媒体战中驱逐美国记者,会导致信息流质量的急剧下降甚至是信息寒冬的来临。
31年前在北京发生的六四镇压事件导致美中关系陷入两国建交以来的最低谷。31年后的今天,美中关系再次跌入谷底。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几十年来的接触政策并没有使中共政权变得更像西方民主国家,华盛顿将应对北京的挑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竞争性的处理方式。这一政策转向的背后考量究竟是什么?研究两大国关系的美国专家如何看待这个称为 “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的新战略?
在美中两国紧张关系因新冠疫情和香港问题而不断加剧之际,美国的国家安全问题专家认为,台湾海峡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值得警惕。美台官方加强互动、台湾宣布支持香港民主,而中国高层则对台湾发出动武威胁。“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认为,目前的局势极为危险。他认为,如果台湾在这个时候采取北京认为走向更加独立的举措,北京会对台湾动手,而这会把美中两国引入战争。
在北京强势推动“港版国安法”之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星期三(5月27日)向国会递交报告,认定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这一举措有可能给美国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关系造成重大影响。不过,美国官员表示,美国将尽其可能不让香港人民受到负面影响。“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认为,目前的局势极为危险,北京还可能会对台湾采取动作。
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当局不仅在国内强调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同时大张旗鼓的让传统中国医药出征海外,为全球抗疫提供连花清瘟等所谓“中国方案”。这种政府主导的中医外交能否突破西方医药制度的科学壁垒?
新冠病毒疫情正在进一步加剧华盛顿对北京的不满,“脱钩”呼声不断加大。美国总统特朗普总统星期四(5月14日)在华盛顿说,美国可以切断与中国的“一切关系”。华盛顿与北京“脱钩”的努力究竟能走多远?疫情过后,中国会被孤立于美国领导的全球经济秩序之外吗?
每当中国共产党政府被批评隐瞒疫情、未能及时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时,中国的驻外使节会以好斗甚至违反外交常态的语言来为北京辩护并展开反击。这种一阵又一阵的“战狼”般怒嚎能否镇服各国?北京的外交风格是否从此转向?
从巴黎到堪培拉,从亚洲到非洲,中国的一些驻外使节以好斗甚至出格的语言为北京的政策与立场进行辩护,在新冠病毒疫情的问题上更是锋芒毕露。他们的这些言行在不少国家的首都掀起了一场场外交风暴。昔日一向低调行事的中国驻外使节现在为什么不顾外交风范,甚至变身为“战狼”?这种现象的背后有什么深层的文化和社会原因?
始于中国并蔓延全球的新冠病毒不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也给很多个人、公司、地方政府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在疫情最为严重的美国,除了公司、团体和州政府对中国提起诉讼以外,一些国会议员也提出议案,要求剥夺中国的主权豁免,为美国公民和地方政府向中国索赔打开方便之门。美国能否通过立法取消中国的主权豁免而让北京担责呢?因新冠病毒而剥夺中国主权豁免权的做法会引发什么后果?
在美国的州政府、民间团体和国会议员要求对中国当局因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进行追责索赔的同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他相信中国会为此付出代价,尽管他不知道这种代价将以何种形式出现。他暗示,疫情导致美国加速与中国脱钩将是中国付出代价的一部分。特朗普总统此前也表示,中国会知道后果是什么。中国则表示,美国的追责索赔是“甩锅”推责,不会得逞。
加载更多